珐琅彩瓷器在雍正时(1723~1735)完全脱离了铜胎画的窠臼,在装饰艺术上更具有中国化。在烧造与施彩上达到珐琅彩的极盛阶段。胎体采用景德镇新烧成的优质细白瓷,轻薄细润。装饰艺术上日趋中国化,中国传统的寓意吉祥的纹饰多见。技术上精益求精,色彩品种丰富并富于变化。画法多样,使珐琅彩的制作在雍正朝达到了极盛。
珐琅彩瓷器怎么鉴定呢,为什么要了解珐琅彩鉴定知识,人们都说一件珐琅彩十件官瓷器,可见珐琅彩的珍贵,所以珐琅彩的鉴定知识是一定要了解的,下面就来详细为大家介绍一下珐琅彩怎么鉴别。
1.先看瓷胎,瓷胎细薄,修胎规则,完整无缺,大多为小件,超过一尺大的都少见,因此常说“珐琅彩瓷无大器”。
2.造型。一般珐琅彩的造型多为碗、瓶、烟壶之类的日用小件瓷,和动物摆设品。
3.底轴。为纯白轴,不偏青也不偏黄,轴面光滑洁净无疵。
4.珐琅彩色。珐琅彩的颜色是使用的珐琅釉料,所以颜色极鲜艳且柔和,很少为纯色而为粉彩型偶合色。色种多,同一物上可出现七、八种颜色,多达十多种。
5.色料特点。每一图案均由多种色料调配而成。其料彩表面光滑有玻璃质反光感,有时还可反射蛤蜊光,十分美观。釉料均凸出底釉略高出一毫米左右,有明显的立体感,闭眼用手摸可明显感觉到,若用十倍放大镜看可在每一片小花、小叶上看到极小的开片纹。这一现象用肉眼看不出,这也是重要的一个特征。而粉彩则感觉不到有凸出的情况。
6.绘画与纹饰。珐琅彩器画功特别讲究,多为功笔画;各个朝代有所不同,如康熙的珐琅彩大多为色地,其色地的色以红、黄、兰、绿、紫、胭脂色等。
7.在色地上画缠枝牡丹,折枝大朵花卉,团花中心书寿,“万寿无”,九秋菊花等。康熙珐琅彩的特点是有花无鸟,其色彩调配比雍正乾隆两代都差一些。
8.款识。康熙时期的款识有一度是被禁止写款的。康熙四十年后才开放禁令让其落款。不过必将原用“熙”字改写成“熙 ”字,这个“ 熙”仅出现在康熙的瓷器上。康熙的款识在珐琅彩器上均用色料写款,有红、兰、紫、黑等色。落款仅为“康熙御制”四字楷书,加双方匡。四字款有三种形式,其区别在于“康”字和“御”字各有两种不同用笔。
珐琅彩瓷的特点是瓷质细润,彩料凝重,色泽鲜艳靓丽,画工精致。制作珐琅彩瓷极度费工,乾隆以后就销声匿迹了。康熙的珐琅彩瓷大多作规矩写生的西番莲和缠枝牡丹,有花无鸟,显得单调。而雍正以花卉图案居多,山水、人物也有。当时尤为突出的是画面上配以相呼应的题诗。雍正时这些题诗的书法极佳,并于题诗的引首、句后配有朱文和白文的胭脂水或抹红印章,其印面文字又往往与画面及题诗内容相配合,如画竹的用“彬然”、“君子”章;画山水的用“山高”、“水长”章;画梅花的用“先春章等。珐琅彩瓷器可以说秉承了历史上中国陶瓷发展以来的各种优点,从拉胚、成型、画工、用料、施釉、色彩、烧制的技术上几乎是精湛的。在乾隆时期出现了很多极其的陶瓷作品,但珐琅彩在制作程序和用料上是其他众多品种无法比拟的。画工也不是一般的窑工,而是皇宫里面顶尖的专业画师,所以这些器物可以代表当时高的艺术水平,高的工艺水准。
珐琅彩瓷器为什么会被收藏者如此青睐呢? 清代珐琅彩瓷器怎么鉴定 这主要是由于珐琅彩的产生具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珐琅彩瓷器的工艺有着极高的要求;珐琅彩的原料及其绘制方法丰富了中国彩瓷艺术的表现形式;珐琅彩瓷器的形制和纹样构图反映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渊源,适应了新的审美需要;珐琅彩瓷器特殊的生产过程决定了它的存世量较小,市场流通量极低。
珐琅釉是一种低温烧成的以硼酸为助溶剂的硅盐玻璃料。这种不透明的白色易溶物质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呈色剂后形成不同的颜色,用以装饰器物表面被称作“珐琅”。西方的珐琅器是金属质地的,13世纪由陆路传入中国,在明代就有大量的掐丝珐琅产品出现。而一种叫做铜胎画珐琅的器物,则是由欧洲传教士或商人在清朝康熙年间从海上带入中国的。清代珐琅彩瓷器怎么鉴定康熙皇帝对这些从遥远的法兰西运来的精美鲜亮的铜胎画珐琅器物非常喜爱。他邀请法国的画珐琅艺人进入内廷造办处,并要求他们传授画珐琅的技艺。意大利耶稣会士郎世宁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来中国时就携带一批画珐琅器物作为赠礼。
厉害的珐琅彩瓷器鉴定专家
厦门艺术/工艺/收藏品相关信息
2023-08-22
2023-08-16
2021-09-24
2021-09-24
2021-09-08
2021-09-08
2021-05-20
2021-01-10
2020-12-20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