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朝代,建都于宗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部),由于周朝后来将都城东迁,所以称这一时期的周朝为西周。西周从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朝起至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申侯和犬戎所杀为止,共经历11代12王,大约历经275年。
公元前770年,申侯和其他一些诸侯立周平王为国王,平王将京都从宗周迁至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市),历史上称东迁以后的周王朝为东周。
西周、东周时期的初布币,都较大程度保留着铲形农具“鎛”的形状。“鎛”是“布”的同声假借字,“布”“鎛”古代通用。
追根溯源,在农业发达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农具鎛早在殷商时期就曾充当重要的交换与让渡的财产,尔后逐渐成了交换等价物。进入战国时期后,它的形状逐渐过渡到一种金属铸币形式的原始布,即早期的空首布。
以此为始,流通于春秋战国整个时期,历时数百年,它的铸造由粗糙到精致,由无文到有铭文,按形制与时间先后可分为空首布和平首布两大类。
西周春秋之间,社会冶铁业的产生、铁器的使用、商业的发展,促进了货币的流通,金属铸币开始逐步代替贝币和各种实物货币。在我国不同的地域里,依据不同的自然环境与生活条件,不同的实物演变体系,先后出现了布币、刀币、环钱和蚁鼻钱等不同形态的金属铸币。西周时期还出现了金属货币——原始布,但铸造尚少,至今已极其珍稀。
刀币则是一种外形与刀相似的青铜铸币。它是由当时叫做“削”的青铜工具演变而成的,其特点是柄端有环,柄身有裂沟。刀币起源于战国时期,渔猎及手工业较发达的东方齐国,即现在的山东半岛地区。由于齐刀面文有“化”字,人们又称其为刀化(货)。司马迁《史记》所记古货币中,刀居其一。到了战国中期,刀币流通领域扩大到了燕、赵等国,形成了齐刀、尖首刀、明刀、值刀等几大系统。
随着布币和刀币的演进,在战国中、晚期出现了环钱。环钱初是仿纺轮或玉环铸造的,因呈圆形,所以又称“圆”钱。人们习惯于把这种货币的钱体称作“肉”;钱孔称作“好”;钱体外缘突起的部分称作外郭、周郭或边缘等;穿孔外缘突起的部分称作内郭。
环钱的体圆有孔的形制,比刀形、布形的铸币形体更便于人们的携带和授受,是一种符合商品交换需要的、更加进步的金属货币形式。因而这种货币出现后,便很快流通。尤其是到了先秦时期,除了楚国之外的广大地区,基本上都开始流通和使用铸有重量的环钱。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巩固中央集权,统一了文字和度量衡,废除了六国复杂纷乱的币制,在原有秦“环钱”的基础上,统一了中国的货币单位和形态。规定黄金为上币,铜为下币,钱面上铸有“半两”二字,史称秦半两,其形状为方孔圆钱。自此,先秦货币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战国钱币部分成交记录:
拍品名称 成交价(万)
布币 432.00万
战国布币 380.60万
三孔布币 315.00万
王莽布币 289.60万
赵国布币 220.62万
黄玉布币 11035万
战国布币三枚 11483万
商周原始布币 11224万
雕布币形水洗 20700万
布币成交价 12500万
厦门哪里可以鉴定西周钱
厦门艺术/工艺/收藏品相关信息
2023-08-22
2023-08-16
2021-09-24
2021-09-24
2021-09-08
2021-09-08
2021-05-20
2021-01-10
2020-12-20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