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列举网 > 跳蚤市场 > 艺术/工艺/收藏品 > 厦门可以鉴定汉朝铜镜的公司
厦门
[切换城市]

厦门可以鉴定汉朝铜镜的公司

更新时间:2018-07-22 09:27:10 浏览次数:188次
区域: 厦门 > 思明 > 厦禾路
来源:个人
供求:转让
类别:工艺品
价格:10000 元
中国铜镜的发展 战国镜、汉镜和唐镜三个高峰,其中汉镜承前启后,存在品种繁,发现数量也多,乃是铜镜研究的重中之重,历来成为研究和收藏的基点。

  一 西汉早期

  西汉早期是战国镜与汉镜的交替时期。经济亟待恢复,铸镜工艺发展缓慢,在形制和纹饰上既承袭了战国镜的风格,又逐渐加入了新的内容。这时的铜镜,镜面较小,镜壁单薄,多弦纹小钮。构图上以四乳丁为基点的四分布局法,成为西汉前期铜镜纹饰布局的一大特点,对以后颇具影响。其纹饰也一反战国镜的底纹加主纹的两层构图法,使主纹成为镜背的单一图案。这种不用底纹的构图法,是西汉早期出现的新风格,成为西汉早期铜镜与战国镜的分水岭。

  四乳四弧纹镜

  战国时期的铜镜多为弦纹小钮、素卷缘、薄胎体,镜背纹饰刻画纤细,并多有底纹。而汉镜多为形钮,主纹突出,无底纹,宽平缘,镜体厚重。四乳四弧纹镜具有战国镜的遗风,又兼具汉初铜镜的特点,应为过渡期的西汉早期铜镜。

  四乳草叶纹镜

  草叶纹镜是西汉早期出现的一个新的类型,四乳草叶纹镜在草叶纹镜中占绝大多数,是西汉早、中期流行的主要纹饰之一,代表了不同于战国镜的新风格。草叶纹是将自然界的花卉、草叶经过高度概括而图案化。钮座外一般为铭文方框,方框外饰草叶纹,镜缘多为内向连弧纹。

  镜铭正式形成于西汉,这一点虽曾有学者驳难,但目前已成为研究界的共识。

  二.西汉中、后期

  西汉文景之治后,社会经济的发展使铜镜的铸造与使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完全摆脱了战国镜的影响,产品的数量和质量都有长足进展。尤其到西汉中期汉武帝前后,一些新的镜类开始流行起来。

  四乳星云纹镜

  星云纹镜的出现与战国时流行的蟠螭纹镜有着演变上的渊源关系,它应是战国铜镜向汉镜风格过渡的物证。

  形制上,镜面渐大,镜体变厚,形钮敦厚平滑,钮座多样化,除圆钮座外,还出现了柿蒂纹、联珠纹等钮座。镜背图案常以乳丁作为间隔的四分法开始广泛运用。纹饰种类增多,有新颖的草叶纹、星云纹、花瓣纹、连珠纹、乳状纹等取代了战国那种抽象的纹饰,尤其是铭文镜,其装饰图案开始由图文并茂转变为对铭文内涵及字体美观的追求,铭文逐渐在镜背占据重要的位置。

  四乳四虺纹镜

  此时流行的铜镜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四乳禽兽纹镜,以四乳作为间隔,分别饰四虺(同毁)、鸟纹、兽等纹,纹饰多采用单线勾勒的手法;一种是铭文镜,盛行于西汉中晚期。这两种类型的镜缘皆以素缘为主。另外,博局纹镜渐多,纹饰多以博局纹与神兽相配合,有的还饰有铭文带,镜缘往往装饰有三角锯齿纹,或变形禽兽纹、云纹等,镜体一般比前两者大。

汉代除了继续沿用战国镜外,流行的铜镜 有:蟠螭纹镜、蟠虺纹镜、章草纹镜、星云镜、云雷连弧纹镜、鸟兽纹规矩镜、重列式神兽镜、连弧纹铭文镜、重圈铭文镜、四乳禽兽纹镜、多乳禽兽纹镜、变形四叶镜、神兽镜、画像镜、龙虎纹镜、日光连弧镜、四乳神镜、七乳四神禽兽纹镜等。
1汉代铜镜介绍
两汉时期包括西汉、新莽、东汉,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强盛时期,经济和文化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各个方面都为汉民族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当时陶瓷业的进步和漆器的发展,虽然代替了青铜器皿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但制铜工艺并没有衰退,而是转向了制造铜镜等方面。因此,两汉时期铜镜的铸制业获得了重大发展,出现了新的高潮。

两汉铜镜已发展成一般商品,这时期 和私营铸镜业都得到了普遍的发展。汉镜铭文中出现的许多“尚方”铭及纪氏铭,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尚方”是汉代为皇室制作御用物品的官署,属少府。《汉书·百官公卿表》中的少府下有“尚方”。颜师古注: “尚方主作禁器物。”《后汉书?百官志》:“尚方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掌上手工作御刀创诺好器物,亟—人。’”铜镜铭文中大量出现的“尚方作镜真大好”、“尚方作镜四夷服”等字句表明,制作铜镜也是尚方的任务之纪氏铭如:“王氏作镜真太好”、“朱氏明镜快人意”、“田氏作镜四夷服”等,都明确记述了制作者的姓氏,并有很强的宣传广告作用,表明民间铸镜业已十分普及。
大约在东汉中期,随着铸镜业的发展,全国形成了几个铸镜中心。这些中心都在离铜矿区较近、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地区,如:会稽郡的治所山阴(今浙江绍兴),江夏郡(今四川广汉北),蜀郡(今四川成都)等。这些地区的铸造工艺精巧,许多精铜镜就是在这里铸造的,如神兽镜、画像镜。
两汉时期铜镜的合金比例是比较稳定的,铜的含量为66%~70%,锡23%~24%,铅4%~6%。由于汉镜含锡量高,有利于镜表面的抛光。铜镜中加人一定量的铅,是因为铅溶液环流状态良好,有利于热溶液的平均流注,有助于镜面干整,减少气泡,提高铸造文字和花纹的清晰度。
值得一提的是,在汉代铜镜中,有一种奇特的铜镜——透光镜。此镜发明于西汉时期,外形和普通镜一样,但当光线照在镜面上时,镜面相对的墙上,会反映出镜背花纹的影像,古人称之为“幻镜”。隋唐之际的王度《古镜记》、宋代周密《云烟过眼录》、宋代沈括《梦溪笔谈》、清代郑复光《镜镜詅痴》等都有记载和研究。近代研究表明,铜镜透光是铜镜冷却和加工研磨镜面过程中、产生的内应力所致。
2汉代铜镜拍卖价格

908万成交四乳神兽镜
藏品年底:汉代
2011年保利成交作品。
圆形,圆钮,圆钮座,钮座双凸线方形界格,座周有四片三瓣组成的羽状纹饰,指向界格四角。四角外各置圆座乳钉一枚,围有连珠纹一圈,将镜背分为四区,其间饰以青龙、白虎、蛟龙、奔马四兽,浅浮雕而成。神兽造型各不相同,其中青龙回首摆尾,双角细长,鬃毛根根可辨,刻画极为细致;白虎张牙舞爪,昂首向前,身侧似有一翼,威猛无比;蛟龙昂首阔步,头生一角,龙鳞片片可数;战马奔腾,回首嘶鸣,背负马鞍,极为俊猛。四兽造型优美灵动,体态矫健,细微之处各有妙趣,极富动态之感。近缘处饰栉齿纹一周,宽缘上为变形环绕的四神图案。黑漆古,品相完美。

264万成交四神画像镜
藏品年代:汉代
2011年嘉德成交作品。
圆形,大圆钮,圆钮座。钮座外环饰重叠的山岳纹,其外切双线界格。界格四角的四枚乳钉将主纹饰分为四区,青龙、朱雀、白虎、辟邪四神纹分置其中。四神纹构图精妙,造型夸张而生动。镜缘处环饰一周变形的神人动物纹,奔跑的神兽、野牛、禽鸟、羽人、双鱼等纹饰,构图奇妙,极为少见。铜镜铸造精美,纹饰线条清晰,四神的鳞片和羽毛细密生动,镜体厚重坚实,品相极为完美。

  公司运 用专业团队,博学多才的鉴定专家,强有力的合作伙伴,为广大藏家提供精细的一手资料为藏家提供真诚有效的收藏建议。同时整合传统媒体与新兴网络媒体资源的全角度宣传,打造线上线下全方位立体的宣传阵容,为海内外收藏家,艺术家搭建一个广阔的文化艺术品收藏交流交易平台,携手共赢中国文化市场的繁荣 。
厦门艺术/工艺/收藏品相关信息
2023-08-22
尊皇艺术品鉴定公司
集美-杏东路
2023-02-23
古董公司杨经理
湖里-江头
2021-09-24
2021-09-24
2021-09-08
2021-09-08
2021-05-20
2021-01-10
2020-12-20
厦门伯得富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注册时间:2018年06月05日
UID:493563
---------- 认证信息 ----------
邮箱已认证 手机已认证 企业已认证
查看用户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