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列举网 > 跳蚤市场 > 艺术/工艺/收藏品 > 厦门可以鉴定古代青铜的公司
厦门
[切换城市]

厦门可以鉴定古代青铜的公司

更新时间:2018-07-19 09:51:36 浏览次数:257次
区域: 厦门 > 思明 > 厦禾路
来源:个人
供求:转让
类别:古董古玩
价格:10000 元
铜是人类一早认识和使用的金属之一,天然的纯铜称为红铜。红铜具有良好的可锻性、可塑性以及一定的强度和硬度,所以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后来,在铜中加人适量的锡而冶炼出合金铜,这种合金铜的锈常呈青绿色,因而被称为青铜或锡青铜。用青铜制造的器具称青铜器。青铜比红铜有显著的优点,一是熔点低,二是是硬度大,三是青铜铸件不易出砂眼。由于青铜有这些优点,便很自然地取代了红铜,成为青铜时代主要的金属器而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

中国青铜时代从公元前21世纪开始,直到前5世纪止,经历了1500多年的历史。大体上相当于文献记载的夏、商、周以至春秋时期,与中国的奴隶制国家的产生、发展和衰亡相始终。

人类用铜的历史可追溯到遥远的史前时期,早的铜器多为一些锻打或熔铸的小型红铜饰物等。青铜出现之后,便很快广泛地用于制作工具、武器和其他日用器具,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化的发展,使人类文化的发展进人了一个新的时代——青铜时代。
 
中国的青铜器出现于史前时期,繁盛于夏商周时期。因此,中国的青铜时代相当于夏商周时期的大部分时间。秦汉以后,随着传统礼制的日渐衰微,以礼器为中心的青铜器制造业逐渐衰落。此外,由于铁器制造业的发展,使得生产工具和武器多用铁制造,西汉以来漆器的普及和东汉以来瓷器的发展,生活用器也多为漆器或瓷器。因此,汉唐时期,青铜器已渐渐被其他器物所取代,失去了先秦时期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中国古代的青铜器,不仅形制纹饰精美而为世界所罕见,而且许多青铜器上铸刻有铭文(金文或钟鼎文),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价值,同时也是研究文字发展演变的珍贵资料。因此,青铜器的研究在考古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铜器多为冷锻法直接锤打成型,也有一部分是单范铸的。到了夏商周时期及其以后,青铜器绝大部分是范铸而成的。在河南堰师二里头遗址、郑州商城遗址、安阳殷墟遗址、陕西张家坡遗址及东周列国都邑遗址几乎都发现有铸铜作坊遗址,往往出土有坩埚残块、木炭、铜锭、铜渣及数以万计的陶范,说明商周王室及诸侯所用的青铜器大多是就地生产的。特别是在山西侯马晋都新田的牛村古城南,发掘了面积达7000平方米的铸铜址,出土了陶范5万余块,其中完整或能配套的近千件,为研究古代青铜器的铸造工序提供了大量的资料。根据考古发现的铸铜遗存的研究和铜器铸造痕迹的观察,铸造一件青铜器需要经过制范、熔铜、浇铸等一系列工序。

青铜器铸造主要使用浇铸法,其可分为“浑铸法”、“分铸法”和“叠铸法”等几种。“浑铸法”是一次将整器浇铸完成。这种方法浇铸小型器物较为容易,对于大型器物,则需用大型熔铜炉熔铜,或用多个坩埚同时熔铜,在较短的时间内一次浇铸完成。否则就会形成冷隔现象。如商后期的司母戊鼎重达875公斤,当时一个坩埚一次只能熔铜12.5公斤,则一次需要70个坩埚同时熔铜,紧密配合,才能完成。“分铸法”常用于一些结构较为复杂的器物。即分别铸出器体和附件,再将附件附在器体上,浇铸铜液后合为一体;或先铸出附件,再将附件嵌人器体范中浇铸成型。商代已经使用了分铸法,西周和东周时期更加熟练。“叠铸法”是将若千烘烤过的陶范叠合组装起来,用一个总浇口,一次可浇铸出十多个或更多的铸件。这种方法出现于战国时期,多用于铸造货币或小型器物。
殷墟(晚商)的青铜技术源于二里岗,二里岗又源于二里头,三者之间的传承关系没有疑问,所以讨论的起点还是二里头。接下来的问题是,二里头的青铜技术是来源于当地新石器时代文化(土著人群独立发明的),还是外地传播而来的?

现在虽然没有定论,还是有不少学者认为中原地区青铜遗存的出现可能与外来影响有关。

一般认为,青铜冶炼和铸造是相对复杂的技术活动,现在似乎没有特别明显的证据说明旧大陆存在两个或更多的冶金术起源中心。某种技术在某一个地区先出现,随后扩散到其他地区的传播论解释是比较合理的。我个人认为,在目前这种考古发现程度的情况下,如果要说西亚之外的某个地方有独立的青铜技术起源和发展过程,那么举证责任主要应该是在独立起源说一方,比如说论证该地早的青铜技术在本质上和西亚不同(比方说合金配方发现铜和另一种矿的合金,而这种东西在西亚就没有,或者是西亚所没有的成型技术)、或者虽然技术上相同但出现时间一样早甚至更早、在不受外来影响的情况下有独立的发展过程等等,而传播论一方固然需要证据(比如联系起源地和传播地的中介),但是不可能提出来支持类似“某地不存在独立起源”命题的证据,“无”是没法儿证明的。

西亚大约是距今5000年前进入青铜时代,中亚及其附近地区大约是4000年前进入青铜时代,都比东亚地区早(约3700年前)。具体技术上,无论冷锻还是范铸法、失蜡法,无论红铜冶炼还是砷青铜、锡青铜、铅青铜、锡铅青铜,都是西亚早于东亚。铜以外的其他金属如金、银、铁等冶炼也是西亚更早。

一般来说,西亚在广泛使用青铜器以前,存在一个以使用红铜器为主要特征的所谓“铜石并用”时代,而这在东亚并不明显(如有,持续时间也不超过两三百年)。在东亚多数区域,包括齐家文化、四坝文化、中原龙山文化等,早期铜器的使用呈现出红铜、砷铜、青铜并存的状况,延续时间短、各种材质的铜器共存,不像西亚有明显的技术发展过程,可能也暗示了铜器出现的非原生性。

另外,一般认为中原地区,特别是在二里头和二里岗文化的统治中心,锡矿是比较缺乏的,铜可能也是来自周边地区(比如长江中游地区),从技术上要论证这种地方是冶铜技术的独立起源地,自然也不很容易。

现在传播论的主要问题是,在中亚(包括新疆)和中原腹地(如二里头)之间,还没有特别确凿的、足以说服所有人的传播证据。比如在辽西-内蒙中南部-陕北-甘青地区距今3700年前或更早的文化中如果发现青铜器已经较为普遍地使用、其技术和二里头相同或至少有承袭关系,那么就应该承认二里头的青铜技术来源于外地,可是目前这些地方的考古发现,要么数量不足、要么年代并不比二里头早或者还不能被很地测定、要么在技术上还不如二里头复杂,那么有人认为是二里头青铜技术独立起源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鼎,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三足两耳。也被视为立国的重器,是政权的象征。所谓“天子九鼎、诸侯七鼎”说的就是它。“钟鸣鼎食”、“一言九鼎”等这些成语也都反映了鼎与地位、权势的关联。鼎是所有青铜器中能代表至高无上权力的器物。中国早一统天下的权力的观念就与鼎的诞生有直接关系。

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高度发达的文明,在我们国家漫长的发展历史中,生活在华夏大地的先民,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物质文明,而其中家具,作为人类进步的标志,很早就成为华夏先民起居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民族所特有的民族精神和艺术风格。当今在学术界,研究中国家具的历史,多以漆木家具为主。但是许多人忽略了,在商周先秦时期,华夏先人所使用的家具中,还有重要的一大类,这就是青铜家具。
在文明史上,青铜器的出现多被认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标志。公元前十六世纪,我国社会进入了商代,这是一个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都比较发达的国家,商王朝的出现,标志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业已发展到一定高度并进入了奴隶制社会。当时遗留下来的实物和文字记载,有刻着原始文字的甲骨和铸有铭记款识的铜器。在河南安阳殷墟、武官屯大墓、山东益都苏埠屯葬、郑州白家庄遗址及其他地区商代遗址及墓葬中发现的大量遗物,给我们提供了极其丰富的研究资料。
在等级森严的商周,天子和王公卿大夫之家使用了大量的椇俎等家具。俎,在有虞氏时称为“梡俎”,商代俎称为“椇”。“椇”又读“矩”,殷椇反把两侧的腿做成曲线形。“椇”本是一种树木的名称,因其枝多弯曲,故以其腿似椇而名之曰“椇”。
值得一提的是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中已出现了后世一些家具品种的雏形。由于成千上万工匠被役使到同一工种中从事劳动,正适应当时生产日益发展的需要。工匠们经过长时期的辛勤劳动,改进工具,提高技艺。其中尤以青铜工艺技术达到了相当纯熟的地步,创造了闻名于世的青铜文化。到了商代,炼铜工匠们在实践中,发现了纯铜柔软不坚硬的缺点,于是掺加铅和锡,来增强硬度,制成更加坚硬锋利的斫削工具及生活用具,于是青铜工艺硬应运而生。商周是中国古代青铜器高度发达的时期,古代青铜器多用作重要的陈设礼器,先秦商周之际的统治者讲究祭天敬祖,在每次重要的祭祀活动或重要的国家大典活动中,都要使用大量的青铜器物,如鼎、尊、炉、簋、甗、禁等,而这些青铜礼器中,现在从大量的出土青铜器,看到商周时期的青铜礼器,如青铜俎、青铜禁等,以其造型的基本特征与后世家具相对照,可以看出,这些俎和禁等,实在是后世桌、案、箱、柜的雏形,这些青铜礼器可谓后世承具和庋藏类家具的始祖。被鉴定为殷商器的青铜饕餮纹俎,就是一件较早的传世青铜家具。该俎造型别致,纹饰精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西周时期的青铜四直足十字俎,和商代青铜壶门附铃俎,也都是极其珍贵的青铜家具实物。1976年,在殷墟王室妇好墓出土的青铜三联甗座,
先看鼎的造型:一般三足两耳。三足保证了它站立的稳定性。这在早期的鼎中很是常见。
  公司运 用专业团队,博学多才的鉴定专家,强有力的合作伙伴,为广大藏家提供精细的一手资料为藏家提供真诚有效的收藏建议。同时整合传统媒体与新兴网络媒体资源的全角度宣传,打造线上线下全方位立体的宣传阵容,为海内外收藏家,艺术家搭建一个广阔的文化艺术品收藏交流交易平台,携手共赢中国文化市场的繁荣 。
 
厦门艺术/工艺/收藏品相关信息
2023-08-22
尊皇艺术品鉴定公司
集美-杏东路
2023-02-23
古董公司杨经理
湖里-江头
2021-09-24
2021-09-24
2021-09-08
2021-09-08
2021-05-20
2021-01-10
2020-12-20
厦门伯得富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注册时间:2018年06月05日
UID:493563
---------- 认证信息 ----------
邮箱已认证 手机已认证 企业已认证
查看用户主页